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互联网培训和测评工作部,依托“工业互联网学习平台”(以下简称网上学习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工程师线上培养工程”(以下简称线上培养工程)。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合作单位和课程。有关事项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工业互联网学习平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发〔2017〕14号)文件要求,委托项目部承办的网络学习平台。
线上培养工程依托网上学习平台开展,包括培训课程(收费学习、考试取证)和公益课程(免费学习),旨在培养工业互联网领域各层次人才,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课程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有力支撑工业互联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2023年至2024年计划平台线上学习培训12万人次,累计220万人次浏览、3万人次线上学习、学习总时长6万小时。平台开展合作单位和课程征集,欢迎有课程研发或招生能力的单位加入。
二、合作单位要求及权利
1.培训课程合作单位,应是中国境内依法登记的法人主体,在培训领域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品牌影响力,具备专业的师资队伍和较好的运维能力,原则上成立三年以上,社会信誉良好,无违法、违纪、失信等不良行为记录,具有规范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公益课程合作单位也可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培训课程可以供所有合作单位招生使用,相关培训完成后,中心将按比例支付版权分成。
2.招生合作单位,应是中国境内依法登记的法人主体,无违法、违纪、失信等不良行为记录,具有规范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等,也可以为自然人。合作单位或自然人可以就平台所有培训课程开展招生,相关培训完成后,中心将按比例支付招生分成。
3.合作单位和相关自然人自愿接受中心工作部的指导和监督。
三、课程要求
1.培训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互联网领域中的相关专业以及社会和企业有培训需求的课程等。
2.课程为视频,建议为mp4(AVC编码)流媒体格式,分辨率1280*720(16:9),视频码率1024kbps。音频比特率44~48kbps,双声道。
3.课程须为自有版权或经版权方授权;未申请版权课程,应承诺不产生版权纠纷。
4.培训课程原则上区分初、中、高三级,每级别课时一般不少于20学时,每学时45分钟左右。
5.公益课程单个视频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上。
四、申报程序
1.有关单位(自然人)填写《工业互联网学习平台培养工程合作单位申报书》(附件1),视情填报培训课程申报表(附件2)或公益课程申报表(附件3),纸质文件一式两份并加盖公章邮寄工作组,课程样片及上述文件电子版等发至指定邮箱。
2.培训课程及招生合作单位由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互联网培训工作部组织审核,审核通过并签署相关协议后,纳入“工业互联网学习平台线上培养工程”合作单位名录公开发布,并颁发合作单位授权书。
3.公益课程合作单位(自然人)由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互联网培训工作组织评审,通过后课程资源纳入学习平台线上课程资源库,供用户免费学习。合作单位纳入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互联网培训项目上培养工程”合作单位名录,在学习平台公布宣传,有关合作优先考虑。
五、其他事项
1.向合格学员颁发证书。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互联网培训项目向参与培训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培训证书》,通过评测的可以获得《评测证书》,有关信息纳入“中心人才数据库”,可在官网((miit-icdc.org))查询。
2.证书效力。《培训证书》《评测证书》证明持证人达到相关岗位要求的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帮助学员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并在推荐就业、持续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
3.优先入选“中心专家库”。课程合作单位推荐的产业专家、技术骨干、资深讲师等相关人员,可优先申报“中心专家库”。中心培训项目部向入选专家颁发专家聘书,优先推荐参加标准评定、课题研究、项目评审等工作。
联系电话:13665483756
“尚工”行动工业互联网工作组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